完整原文刊載於:哲學家闖蕩天涯
https://sites.google.com/site/sensereferenceandthought/shen-qing-jian-yi/3-2-writing-sample
申請人文社會學科的研究所時,大部份的研究所都會希望申請者可以繳交一份長不超過5000英文字的文章,讓審核委員可以借此了解,申請者的寫作、分析、論證能力,然後按此評估這樣的申請者值不值得錄取。詳細的規定,還是必須到你想申請的系所查詢。有些系所只有定頁數上限,如12pt. double space, less than 25 pages,有些明確規定4500-5000字,有些則會要兩篇短文。請特別留意,如果你是使用中文的word,double space的時候必須要進入「行距選項」取消「文件隔線被限定時,貼齊格線」,不然會很搞笑。
文章的來源可以是你的課堂報告、你的碩士論文或是博士論文的其中一章、你發表出去過的論文、你特地為了申請另外寫的文章,等等等的,只要是你自己寫的文章,都可以拿來當做writing sample。
只是,必須要注意的是,這份sample最好(但不一定)是與你在你的SOP或是Research Proposal中提到的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章。近代的哲學已經走向高度分工的狀態,研究科學哲學的人未必會知道做邏輯的朋友在研究什麼,玩形上學的人可能也無法理解倫理學家到底在煩惱什麼,也因此,如果你在你的SOP裡面提到,你想研究的是最近台灣人很喜歡講的公民不服從(civilian disobedience),但是你交出去的文章討論的東西是亞里斯多德的潛能(disposition)或者是因果關係怎麼判定這類的形上學問題,審核的人通常會感到有點錯愕。
這是因為,writing sample是審核委員唯一一個可以真正深入了解你的學術能力的渠道,誰知道你成績單上的A+是怎麼來的?全勤就有?還是?
所以,審核委員一般是怎麼透過writing sample來評估你的學術潛能的呢?以剛剛講到的公民不服從作為例子的話,他們一般來說會想看到下面這三點:
- 了解你怎麼切入這個議題
- 了解你對此議題後來論爭發展的掌握,知道你對這議題的了解不是「已知用火」等級的了解而已。大家都知道人類會用火好嗎。專業點。如果最近十年的探討你連提都沒有提到,會讓人懷疑你連搜尋SEP的最基本能力都沒有。
- 了解你在這個議題中,想要更細步的處理的論題是什麼。以公民不服從這個題目來說,當然K. Brownlee, W. Smith, D. Lefkowits, P. Singer, J. Raz這些人都很重要,但你要思考,他們的論證跟你想討論的議題有沒有關係,弄個古文觀止式的回顧並不是在重構批評、建立理路,這樣只是顯示出你根本對自己想做的東西沒有清楚的想法。
- 一言以蔽之:「這不是張飛打岳飛啊啊啊!」。或者是嚴肅一點說:你的原創性在哪裡。